超聲波探傷方法很多,按其原理分類,可分為脈沖反射法、穿透法和共振法。
1)脈沖反射法
在超聲無損檢測技術中,脈沖反射法是通用性最好和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對于鋼材和有色金屬工業(yè),幾乎所有的半成品,如板材和鋼軌,都采用脈沖反射法進行檢測。
脈沖反射法是一種利用超聲波探頭發(fā)射脈沖到被檢測試塊內,根據(jù)反射波的情況來檢測試件缺陷的方法。首先把超聲波脈沖送入物體,當回波自物體的非連續(xù)性結構(缺陷)或邊界返回時,在顯示器上顯示出回波波形,并把它們的幅值和傳輸時間等參數(shù)指示出來。如果物體中的聲速是已知的,根據(jù)顯示器上的讀數(shù)得知脈沖的傳輸時間,即可轉換成物體內的距離或深度;或者在屏幕上標示出深度的標度,以便于讀出。脈沖反射法又包括缺陷回波法、底波高度法和多次底波法。
2)脈沖透射法
脈沖透射法是依據(jù)脈沖波或連續(xù)波穿透工件之后的能量變化來判斷缺陷情況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采用兩個探頭,一個作發(fā)射用,一個作接收用,分別放置在工件的兩側進行探測。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探傷圖形直觀,結果易于說明,適用于薄工件,由于超聲波傳播路程僅為反射法的一半,故適用于檢查衰減大的材料。但由于缺陷的可探出性隨缺陷面積與波束面積之比、缺陷相對于波束取向、及缺陷與探頭之間的距離不同而異,且試件幾何形狀的微小改變又會引起接收信號幅值的變化,所以使用該方法不能知道缺陷的深度位置,缺陷探測靈敏度一般比反射法低,難以檢查較小缺陷。
3)共振法
把頻率連續(xù)改變的超聲波射入被檢材料,根據(jù)材料的共振狀況測量其厚度或檢查有無缺陷等材料性質的方法稱為共振法。共振法是利用被測物件的共振特性來實現(xiàn)的,該方法比較復雜,一般用來測量金屬板,管壁,容器壁的厚度或腐蝕程度,測量聲速,檢查板中的分層和進行材質判定。